优质高效用电
1.政策解读
1.1.国家发改委、能源局《推进并网型微电网建设试行办法》鼓励各类企业、专业化能源服务公司投资建设、经营微电网项目;鼓励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(PPP),以特许经营等方式开展微电网项目的建设和运营。
1.2.国家发改委、能源局《电力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
2.储能技术应用价值及商业模式
2.1.储能技术除了能够发挥它专有的能量价值之外,其容量价值和辅助服务价值也是不可估量。峰谷价差收益、节能减排、节省扩容、离网发电、自发自用、调频调峰、电力现货市场建设、能源管理等等,都是储能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呈现出来的独特商业模式。
2.1.1.峰谷套利
2.1.2.需量电费管理
2.1.3.动态增容
2.1.4.需求响应
2.1.5.提高新能源自用率
2.2.应用场景:目前储能技术的应用场景主要有户用储能、商用储能和电力系统储能,各种场景所发挥的储能价值以及运用的商业模式也不尽相同。
2.2.1.户用系统储能: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:优化户用光伏发电提高发电效率,减少用户电费开支;也可以实现无电地区用户光伏发电系统离网平稳运行,达到自发自用自给自足的能源使用状态;直接收益来自于居民用电峰谷价差、电费或补贴。
2.2.2.商用系统储能: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:优化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,提高发电效率和提升电能质量;实现新能源发电就地消纳和隔墙售电;推动售电改革和建立电力交易现货市场;作为分布式发电单元或网状虚拟电厂参与构建能源互联;平衡配电网发电和用电响应;发展新型用电方式和培养用户用电习惯;更可以减少配网系统的尖峰负荷的增容压力,有效解决区域性配电网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和负荷平衡。直接收益来自于商用电峰谷价差,电费或补贴。
2.2.3.电力系统储能: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:降低弃风弃光比例、优化新能源发电效能,平衡主干电网和地区性用电负荷,参与调频、调峰、黑启动等充分发挥储能技术辅助服务能力的优势,有效解决全年地区性短时用电高峰的问题,减少电力系统尖峰负荷的增容费用和节约电力设施投入成本,丰富多能互补的配置需求,为构建智能电网提供基础设施保障。直接收益来自于电力系统辅助服务收益、峰谷价差或补贴。
2.2.4.预计在2016-2020年期间,商业模式初具雏形,开始出现商业化的项目。锂离子电池和铅蓄电池技术在调频辅助服务、分布式发电及微网领域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商业化。2020年之后,锂离子电池、铅蓄电池、钠硫电池和液流电池基本实现商业化应用。同时开发出性能更优的新一代储能技术,并逐渐向产业化方向发展;
3.增值服务
提供以“多能源互补、智能微网、电力交易、需求侧管理、智慧能效”为系统构成的智慧能源系统解决方案,助力用户降低综合用能成本、提高清洁能源占比,重塑能源价值,服务绿色发展。
通过工业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各类能源的可视化管理和动态监测,并提供储能、电机节能、电能替代等多样化节能解决方案,提升能耗管理水平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让终端用户随时随地可以“知细微,览全貌”。
凭借丰富的电力资源和电力交易经验,为电力用户、售电公司、发电企业等市场主体提供便捷效率的电力批发、零售交易、绿证交易、碳排放交易等能源交易解决方案,以及合同能源管理、综合节能和用电咨询等专业化增值服务。
1.1.国家发改委、能源局《推进并网型微电网建设试行办法》鼓励各类企业、专业化能源服务公司投资建设、经营微电网项目;鼓励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(PPP),以特许经营等方式开展微电网项目的建设和运营。
1.2.国家发改委、能源局《电力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
2.储能技术应用价值及商业模式
2.1.储能技术除了能够发挥它专有的能量价值之外,其容量价值和辅助服务价值也是不可估量。峰谷价差收益、节能减排、节省扩容、离网发电、自发自用、调频调峰、电力现货市场建设、能源管理等等,都是储能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呈现出来的独特商业模式。
2.1.1.峰谷套利
2.1.2.需量电费管理
2.1.3.动态增容
2.1.4.需求响应
2.1.5.提高新能源自用率
2.2.应用场景:目前储能技术的应用场景主要有户用储能、商用储能和电力系统储能,各种场景所发挥的储能价值以及运用的商业模式也不尽相同。
2.2.1.户用系统储能: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:优化户用光伏发电提高发电效率,减少用户电费开支;也可以实现无电地区用户光伏发电系统离网平稳运行,达到自发自用自给自足的能源使用状态;直接收益来自于居民用电峰谷价差、电费或补贴。
2.2.2.商用系统储能: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:优化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,提高发电效率和提升电能质量;实现新能源发电就地消纳和隔墙售电;推动售电改革和建立电力交易现货市场;作为分布式发电单元或网状虚拟电厂参与构建能源互联;平衡配电网发电和用电响应;发展新型用电方式和培养用户用电习惯;更可以减少配网系统的尖峰负荷的增容压力,有效解决区域性配电网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和负荷平衡。直接收益来自于商用电峰谷价差,电费或补贴。
2.2.3.电力系统储能: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:降低弃风弃光比例、优化新能源发电效能,平衡主干电网和地区性用电负荷,参与调频、调峰、黑启动等充分发挥储能技术辅助服务能力的优势,有效解决全年地区性短时用电高峰的问题,减少电力系统尖峰负荷的增容费用和节约电力设施投入成本,丰富多能互补的配置需求,为构建智能电网提供基础设施保障。直接收益来自于电力系统辅助服务收益、峰谷价差或补贴。
2.2.4.预计在2016-2020年期间,商业模式初具雏形,开始出现商业化的项目。锂离子电池和铅蓄电池技术在调频辅助服务、分布式发电及微网领域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商业化。2020年之后,锂离子电池、铅蓄电池、钠硫电池和液流电池基本实现商业化应用。同时开发出性能更优的新一代储能技术,并逐渐向产业化方向发展;
3.增值服务
提供以“多能源互补、智能微网、电力交易、需求侧管理、智慧能效”为系统构成的智慧能源系统解决方案,助力用户降低综合用能成本、提高清洁能源占比,重塑能源价值,服务绿色发展。
通过工业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各类能源的可视化管理和动态监测,并提供储能、电机节能、电能替代等多样化节能解决方案,提升能耗管理水平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让终端用户随时随地可以“知细微,览全貌”。
凭借丰富的电力资源和电力交易经验,为电力用户、售电公司、发电企业等市场主体提供便捷效率的电力批发、零售交易、绿证交易、碳排放交易等能源交易解决方案,以及合同能源管理、综合节能和用电咨询等专业化增值服务。
- 上一个:电力直接交易
更多
工程案例